体育资讯

昭通绥江:“五注重”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

2024-06-03 14:00:34 来源:绥江县委统战部 6

图片关键词

  昭通市绥江县依托原生态田园风光,将农耕文化、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融合,打造以山地生态观光、地方文化体验和户外运动健身为主题的旅游景区,切实做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同步提升,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

  注重规划先行,夯实文旅融合促“三交”的发展基础。做好“点”的建设,抓好项目规划,积极谋划争取资金,加强招商引资,把规划转变为项目,重点围绕“吃住行游购娱”,提升配套服务能力,满足旅游发展需要。做好“线”的串联,将金沙江生态文化旅游路线和森林康养路线串联起来,彰显金沙江畔的生态山水、滨江风情、历史人文、民俗文化、乡村休闲、美食特产等文旅魅力。做好“面”的提升,坚持硬件和软件同步提升,抓好旅游营销、“一部手机游云南”绥江板块更新完善等工作,全面提升旅游的管理和服务质量。2023年,全年共计接待游客约106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1余亿元。
  注重传承保护,提升文旅融合促“三交”的文化认同。加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保护,建立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,出版《吟唱绥江》,收录具有绥江特色的儿歌、方言神话、号子等。积极开展金江号子、苞谷粑、竹编、抬工号子、吞口、打鼓草、草鞋、黑陶工艺、金钱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,加快推动绥江文旅融合发展。“平面竹编画”荣获中国旅游商品铜奖,“金江号子”、竹编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,《苗族棕编》、苗族古歌(川滇黔次方言)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。彝族“绥江岩画”受到全国学者关注,央视《美丽中国乡村行》《喜上加喜》等5个节目相继走进绥江,推动绥江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。
  注重项目引领,加强文旅融合促“三交”的资源开发。在南岸镇实施了“消失的马湖城”复建文物项目,在板栗镇罗坪村创建了独具特色的蝴蝶苗寨3A级景区,在中城镇铜厂村创建了大团岩3A级景区,在县城内创建了金沙水上乐园4A级景区,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“进旅游景区促文旅融合”。2024年3月,成功举办“魅力金江ž你我共享”——金沙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招商推介会,金沙江流域的四川省自贡、攀枝花、泸州、宜宾和云南省昆明、丽江、曲靖、楚雄、昭通等9个州(市)分别宣传推介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及重大文旅项目。围绕促进区域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,不断增强合作理念、拓宽合作领域、深化合作内容,共同探索“以文促融、以旅促交”的新举措、新路径,巩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、和衷共济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,努力打造金沙江流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。
  注重平台搭建,展现文旅融合促“三交”的独特风采。搭建“金江石榴红”大舞台,制作绥江县民族团结进步歌曲《携手向前》并组织推广活动,组织开展“文化五进”基层惠民演出,大舞台设在广场、村(社区)片区活动场所、农家小院等地,演出内容包括同唱一首歌、同跳一支舞、同讲一个民族团结故事等,用舞蹈、歌曲、小品等热情讴歌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幸福生活,为各族群众送去民族团结精神食粮,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成功举办“我们的节日ž新春闹元宵”晚会、“我们的节日ž中秋”诗歌朗诵活动、浪漫金沙ž诗意绥江“李白花开节”“陌上花开 蝴蝶自来”苗族花山节、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节、“绥心所遇ž江湖有李”——云南ž绥江文旅欢乐季暨半边红李采摘节等活动。搭建了一个交流、互动的舞台,让各族同胞一起过节、一起体验、一起唱跳、共享喜乐,形成了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交往交流交融和谐胜景。
  注重服务质效,营造文旅融合促“三交”的良好环境。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丰富旅游景区配套功能,增加生态停车位、自驾车营位、充电桩等设备设施,规划湖心岛旅游景区建设。全面推进美丽村庄、移民新村建设,打造幸福家园,提升乡村旅游品质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,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,开展执法行动80余次,检查企业350余家次,办理案件4件。组织开展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,提升服务水平,组织文旅市场业主集中培训3次、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440余人、宾馆(酒店)、餐馆、A级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150余人。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