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冻”是否有根据?
2024-09-11 09:37:07
来源:中国体育报
6
本报记者 刘昕彤
俗话说,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。杨京华指出,“秋冻”是指在秋天气候变凉后不要过早过多地增添衣服,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。通过“秋冻”适宜的凉爽刺激,将有助于人体锻炼耐受寒冷的能力,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好准备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秋天之后阳气要逐渐进入收藏的状态,适当“秋冻”,可以让毛孔处在不那么开泄的状态,适宜于这个季节,让人体阳气逐渐从开放状态进入一种收藏蓄积的状态。适当的“秋冻”可以减少毛孔开放、热量流失,同时也预防穿得太多时毛孔受热开放、出汗多,降温时反而容易导致风邪、寒邪入侵。
从中医层面上来说,“秋冻”有一定道理。但“秋冻”也要科学,“秋冻”不等于挨冻。“秋冻”要选择合适的时间,初秋、仲秋气温不那么冷的时候可以适当“秋冻”,帮助人体提高对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。但一旦进入深秋,或者是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时候,这种情况下不能“秋冻”。
还要注意,不是人体所有的部位都适合“秋冻”。有句俗话叫做“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脚”,比如人体的后头部、背部、腹部,还有双脚容易受凉,这些部位是寒气容易入侵的门户,所以即便适合“秋冻”时,这些部位也需要适当保暖。
还有一些人群不太适合“秋冻”:年龄小、体质弱、经常感冒生病的孩子不适合;正在生病或疾病初愈的孩子不适合;患有慢性疾的孩子,比如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胃炎、经常腹痛的孩子也不适合“秋冻”。(转自9月11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6版)